海棠书屋 > 都市小说 > 难躲你 > 分卷阅读37
    往前走,一边走一边道:

    “你这样怎么能上班?不如你向张总监请两天假,好好在家里休息。”虽然扶着她,可身体却离她有几步远,行止间很是绅士。

    她笑道:“我是劳碌命,在家里躺不住。”

    他不由得便想起在车展上和她聊过离开后,那几个研究生同学曾议论她当车模的目的,其实是为了吊个凯子好一劳永逸。

    那时候他一力为她做辩解,虽然语气也坚定,却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证据,他甚至连她的真实品性都不了解。

    现在听她这么说,不由又微微一笑,沉声道: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她偏头看他,不明白他知道什么。

    -

    顾苗苗还是第一回遇上把诸事都安排得当的甲方爸爸。当她俩人到了粤菜馆,尽管外面排着队,却因胡一舟已提前订过座,两人得以长驱直入。

    位置又选的好,是在窗边,能居高临下欣赏花城夜景。

    晚风拂面,远处江上的游轮霓虹灯闪烁,随着江流缓缓而行。

    离江稍远处有一条街是整条汽车长龙,车灯、星光与高楼灯光遥相辉映,灿烂非常。

    服务员送上菜单,她先让甲方爸爸点。胡一舟不和她客气,点了一道汤,一道荤菜,一道素菜,又将菜单拿给她。

    她其实不挑食,什么都爱吃,想着张奔力给她布置的任务,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甲方爸爸陪好,又点了一份汽锅鸡和鲍鱼粥。

    等菜的间隙,她把话题引到了工作上:“胡经理高瞻远瞩,对朔建的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,还请不吝赐教。”

    此时服务员端上鲍鱼粥,他不等服务员分粥,先拿起碗舀了一勺粥,放在她面前。

    等把自己的碗再舀满,胡一舟这才看着她微微一笑:“我们来个约法三章,以后非工作场合,你不称呼我为‘胡经理’,我不称呼你为‘顾工’,好不好?”

    她呵呵一笑,舀了一调羹粥咽下去,这才弱弱反驳:“怎么好唐突胡经理……”再说应酬其实也属于工作场合啊。

    胡一舟给她加油打气:“可以唐突,欢迎唐突。”

    见她忽然不说话,只垂首默默吃粥,始觉自己的话说的有些出格,只得找补道:“大家都是年轻人,其实也不必拘泥于职场上的形式主义。

    他主动想了个话题:“顾小姐,听说你最近在细查巴姆文化,可有什么收获?”

    她和胡一舟几次接触,感觉他其实比较单纯,说话用不着拐弯抹角,便也实话实说:“项目在竞标时,都只是提出个宽泛的概念,主要还是看预算和提案亮点。朔建提出的巴姆文化,概念是有的,要继续细化却还要系统学习。巴姆文化并非近代,在历史上也不属于主流文化,能找到的资料有限,想要详细了解不是件容易事。”

    他点点头,忽然转了话题:“你们张总监最近是否一直抓狂?”

    她微微一笑不说话,表示默认。觉得这么出卖自家领导好像不太好,又补充了一句:“他家最近生了二胎,他压力陡增,或许也是这个原因。”

    胡一舟摇摇头:“人在社会久了,会不期然的染上很多习性。说话说一半,是最大的弊端。如果每个人都和你一样,说话不打机锋,直中靶心,交流就容易的多了。”

    她听他这么说,隐隐有些明白张奔力和他之间的纠结点在哪里。

    再想一想,张奔力人已三十几,在社会上混了十来年,面对客户时确实存在胡一舟所说的问题,其实就是时下里所说的“油腻”。

    不止是张奔力,包括她在内,谁和谁说话不保留一半。

    胡一舟是才走出象牙塔,还保持着一颗初心。如果在这社会上浸染两年,只怕会比别人更油腻、更有城府。

    所有的菜已全部上齐,胡一舟给她舀了碗猪蹄汤,叮嘱她:“多吃猪蹄,以形补形。”

    她不由一笑,喝了两口,又是一笑。

    气氛忽然轻松起来,没有一开始的拘谨。

    胡一舟吃过一些,停了筷子,问她:“我有位师兄毕业后在花城大学任教,他认识几位历史系的教授,你要有兴趣,我就和师兄联系,让他先问问那几个教授谁研究过巴姆文化。”

    她有些惊喜:“真的?”如果能有专家指点,自然更好。

    朔建其实原本也请了专家,只是巴姆文化比较特殊,那位专家了解太过宽泛,在指导文化落地上比较勉强。原本是打算继续再找,只是近期项目忙碌,就把找专家的事情暂且搁置。

    胡一舟见她双眸闪亮,知道她感兴趣,含笑道:“既然你有兴趣,我今晚上回去就联系我师兄。”

    她客套道:“麻烦吗?你是甲方,我不好意思劳烦你再为乙方的事情操心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:“其实都是为了把项目做好,文旅项目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,各方都要尽心。”

    她不由抬头看他。

    他微微一笑,再不多说,又舀了一碗猪蹄汤给她。

    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