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都市小说 > 重回八零小卷毛 > 分卷阅读35
    行,以后买汰烧我不干了,你们厉害……你们做。”

    卫淑真发飙,阿七卫庆云第一个投降,“姆妈,是毛毛逼我的。如果我不拿钱出来,她要加利息。我还不起钱……”

    等问清金额,卫淑真吓了跳,没想到小女儿短短三个月能花这么多钱。平时家务多,又疼她是最小的,放松了管教,以后得收紧些。

    阿四安秀云嘴紧,“姆妈,你别多心。我做阿姐的帮帮阿妹,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她没说安歌给她打电话。安歌给她讲卫采云的不容易,分析家里的情况。至亲姐妹间互帮互助,尤其即将生孩子的她,如果有卫采云搭把手,无论月子里还是以后都能省力些。

    阿六卫晟云满脸无辜,“老太太差我,我自然要尽心。”

    至于老太太,老太太坚持说会攒钱再买一台电视机。这些孩子都是老太太带大的,她也是心疼卫采云才出格一回,卫淑真难道还能真的跟亲妈生气。

    还有小的这个,蔫蔫的好几天不怎么说话,一付“我知道错了、但我还是得站五阿姨这边”的样子。卫淑真又好气又好笑,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谁带大的跟谁亲。她还得担心,别把孩子吓出病,温声细语安慰小毛头,“大人的事,无论怪谁,也不会怪你。”

    想开了也是,女儿刚硬的性格跟自己有几分像,自己挑的自己认。

    卫淑真转过弯后特意招待小王上门吃了顿饭,同样是有鸡有鱼有肉,丰盛的一桌。

    既是帮小王洗晦气,也是给安歌送行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差不多的话,“去了乡下不习惯就叫我们接你回来。”

    安歌点头应了。其实还好,一样是城市,有商业有工业,教育更是抓得紧-只不过在大都市居民的眼里,除了本市别的地方都是乡下。即使在本市,也有上只角和下只角之分。

    但这是亲人的好意,没必要较真告诉他们天地很大,收下好意就够了。

    为安顿老太太和安歌,安景云在里屋添了张床,她和徐正则搬到外屋。外屋稍微用柜子隔了下,虽然窄,但勉强也分出吃饭和卧室两个功能区。做饭用的煤球炉和煤球搬到屋外过道,还好对门沈家理解徐家的不易,同意他们占用一小部分公共区域。

    安歌仅带了几身夏天的衣服,玩具和冬装都没带。按她说法,如今兴趣在看书写字,那些小孩子玩的可以留给小表弟、小表妹。她又在长个子的阶段,没准半年后冬装就穿不下了。

    大家想,说不定到时会把她接回去,所以也没坚持把衣物一起带走。

    到徐家后过了两天,安景云领着徐蘅和安歌去学校做摸底测评。

    校方知道两姐妹不同,一个智商欠缺,另一个能够发表文章,头脑没问题,但没上过幼儿园,未必能够适应学校生活,所以还是得面试才放心。

    安景云给她俩穿了一式一样的新衣服,都是她自己做的,泡泡纱的连衣裙。

    走进校园,她们一行受到操场上的孩子们的注目。有几个声音很大,“斜眼好久没来,好像更丑了。”“那个肯定是她亲妹妹,看衣服就知道。”“她姐也是我们学校的,也很凶。”

    徐蘅抬头瞪过去,那些孩子一哄而散,“当心斜眼打人!”

    安景云低声道,“不要管别人,做好自己就行。”

    到了办公室,教导主任分别问了徐蘅和安歌几个问题。

    徐蘅会写名字,能从一数到五十。

    教导主任顿时松了口气,看来也不是无可救药。她又拿出两份试卷,把安歌领到教研办公室,找了张桌子让安歌做题目。

    安景云见还有一会,想起可以趁这个空档买菜,跟教导主任说了声,带着徐蘅先走。反正学校离家才三百米,让安歌考完试自己回家。

    等菜买好、拣好,午饭做好,还没见安歌回家。老太太坐立不安,安景云瞧在眼里,也不好当着她的面抱怨这孩子贪玩,免得老人觉得她怎么心大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学校。

    她解下围裙刚要出门,大女儿徐蓁急匆匆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妈妈,校长要见你。”

    这点时间总不能闯祸吧?

    安景云的心提了起来,越走越快,跟徐蓁几乎是一溜小跑进了学校。

    校长室窗台上趴着一串小屁孩,指指点点,“斜眼的妹妹,外地的。”

    徐蓁厌恶地瞪了他们一眼,上前去敲校长室的门。

    那些孩子见是她,轰笑着散了,“凶女人!”

    安景云安抚地摸摸大女儿的肩膀,不是不知道她的委屈,可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别人的嘴,怎么管得住呢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小的出了什么事。她暗叹了口气,看来也是个不省心的。

    第二十七章 恩将仇报

    又回到校园,锵锵的上课铃声,小学生拖拖拉拉喊“老师好”。

    教研办公室里静悄悄,桌上堆着期末试卷。

    每套试卷上有亲切的八个字,“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”。